随着国内奶牛牧场规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产后胎衣不下、子宫炎等繁殖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胎衣不下,目前国内尚无“一针见效”的药物可用。

一般认为规模化牧场胎衣不下发病率控制在8%以下可以接受,管理好的牧场可以控制在3%以下。国内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的规模化牧场胎衣不下发病率大于8%,有的甚至高达20%,而且头胎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更高。

小编对造成胎衣不下的原因不再赘述,其造成的危害也是众所周知,如:恶露、子宫炎、子宫内膜炎、产奶量下降、产后首次配种时间拖后、配种指数增加、妊娠率降低、空怀日数增加等负面影响(如图1-3)

图1胎衣不下

图2恶露牛只

图3子宫炎牛只

对于胎衣不下的治疗,往往是临床兽医最头痛的问题之一。一方面,如果进行子宫灌药清洗,虽然可能促进胎衣排出,却极易导致输卵管炎、抗菌药液很快失活和造成子宫内膜凝固性坏死等问题。这一点在国外(以澳大利亚为例)也不提倡子宫冲洗,而是依靠牛子宫的自洁和对短时间感染的自愈能力,让其自然康复。另一方面,市面上缺少治疗胎衣不下的“一针见效”药物。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土霉素(或磺胺药物)+葡萄糖或盐水输液,外加抗菌消炎药,如头孢噻呋、氟尼辛葡甲胺等;然而,效果往往差强人意,还费时费力(磺胺药由于其胚胎毒性,在奶牛上已禁用,但仍有牧场使用)。在生产实际中,我们还发现很多牛场产后保健中普遍采用氟尼辛葡甲胺甲胺进行消炎镇痛。年5月美国奶牛兽医师临床学家报道:分娩5小时后注射氟尼辛葡甲胺甲胺会造成胎衣不下(14.3%)和采食下降(11.6%)。主要原因可能与氟尼辛葡甲胺抑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的生成及对胃肠道的副作用有关(氟尼辛葡甲胺非选择性的同时抑制COX-1和COX-2,造成胃肠道功能降低)。

针对奶牛胎衣不下这一难题,小编在此为您推荐一款全新药物和方案,这套方案治疗胎衣不下成功率达97.7%。

药物:多必利?(施维雅(青岛)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方案:

第一步:超过12小时胎衣不下牛,多必利?按剂量0.1ml/kg体重(50-60ml/头)肌肉注射或用0.9%氯化钠稀释后输液;

第二步:钙力奇输液ml;施可呋(头孢噻呋)或素易康(长效土霉素)肌注或输液。

如有必要;

第三步:施乐必妥30ml,肌注或静脉。

当然,做好产前预防工作能够减少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如从饲料管理和产前保健开始;进入围产期后及时补充淳麦维(维生素ADE注射液)和硒等;控制围产牛体况在3分-3.75分之间等方法和措施。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施维雅制药的奶牛产品和保健方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eimoyan.com/zgnmjc/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