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子宫内膜癌是妇产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早期、低级别的患者预后良好,手术路径是预后的重要决定因素。自年美国妇科肿瘤学组(GOG)的LAP2研究以来,微创手术(MIS)治疗子宫内膜癌比例逐步上升,接近90%,其中包括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RA-MIS)比例也越来越高。与传统腹腔镜相比,RA-MIS具有潜在优势,包括更广的视野及操作角度,以及减少对助手的依赖,但同时增加了经济成本,手术医生丧失了触感且手术时间延长。目前的研究表明传统腹腔镜手术和RA-MIS对临床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短期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年Melamad等人研究发现,传统腹腔镜组和机器人辅助组对于早期宫颈癌的长期预后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和传统腹腔镜手术对于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中期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年至年期间接受传统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RA-MIS)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期至少5年。为了调整组间混杂变量的差异,采用了基于倾向评分的治疗加权逆概率(IPTW)方法。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结果研究共纳入例I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其中例接受传统腹腔镜手术,例接受RA-MIS治疗。RA-MIS从年-年逐步增加(图1),导致传统腹腔镜组的平均随访时间更长(中位数为8.7年vs6.3年,p为0.)。图1:随时间变化的手术路径趋势RA-MIS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无复发生存率较差(HR1.41,95%CI:1.12-1.77)(图2),总生存率较差(HR1.39,95%CI:1.06-1.83)(图3);RA-MIS组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也较差(HR3.51,95%CI:2.19-5.63)。图2:两种手术路径的无复发生存率比较

图3:两种手术路径的总生存率比较

对于复发的患者,RA-MIS组首次复发的中位时间比传统腹腔镜组更短(16.3个月vs.28.7个月,p=0.07)。传统腹腔镜手术组发生术后24个月以上的复发比为68%,而RA-MIS组术后24个月以上的复发比为55%;至少5年后的复发比分别为28%(传统腹腔镜组)和24%(RA-MIS组)。结论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RA-MIS长期预后较差,包括总生存率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尽管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不明,但以上研究表明手术路径的不同可产生意想不到的长期后果,有待前瞻性、随机试验进一步评估不同手术路径对子宫内膜癌长期预后的影响。

参考文献:

P.A.Argenta,J.Mattson,C.L.Rivard,etal.,Robot-assistedversuslaparoscopicminimallyinvasivesurgeryforthetreatmentofstageIendometrialcancer,GynecologicOncology,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eimoyan.com/zgnmss/10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