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湿疹医院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对于女性群体来说,月经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同时具有现实意义:它是机体健康“风向标”。

也就是说,如果女性朋友月经未曾按时到访,或要考虑妇科病症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即便月经有诸多优势,但80%以上女性朋友对它深恶痛绝,原因很简单,它会导致机体出现明显不适感,典型包括畏寒、小腹胀痛、腰膝酸软、头痛等。

当然,也有不少女性把月经当作健康标识,一旦出现异常,她们便如临大敌,生怕中招妇科疾病。

少数女性朋友比较细心,她们观察发现,月经结束后,通常会有某种褐色分泌物出现,它究竟是什么呢?对身体有害吗?妇科医生给出答案。

月经健康标准是什么?

年龄因素:初潮时间在13岁左右,闭经时间在49岁上下。

周期:通常情况下,女性群体“大姨妈”间隔时间,在28~35天左右。如果存在提前或延长情况,只要不超过一星期,都属于正常。

持续时间:80%以上群体,月经会停留4~5天,少数则停留3~7天。

出血形态:既不黏稠,也不稀薄,很难凝结,也不存在明显血块和难闻气味。

出血量:基准值是30~毫升,低于下限或超出上限,都有妇科疾病可能。

经血颜色:刚开始颜色较深,随着月经尾声接近,会转为浅红色,直至消失。

为什么有些女性群体月经结束后,有褐色分泌物出现呢?妇科医生解答

——经血未曾彻底排出

医学研究证实,80%以上女性群体,月经结束后出现褐色分泌物,和子宫腔有经血残留息息相关。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和女性群体生活方式密不可分,比如经期喝过冷饮、服用过激素药物等,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雌性激素分泌紊乱

我们都知道,月经来潮和子宫内膜壁增厚有千丝万缕联系,后者则受雌性激素影响。

也就是说,一旦女性群体有内分泌紊乱、雌性激素合成转化失调情况,就会导致月经周期、出血量改变,甚至会在月经结束后,出现褐色分泌物。

——妇科病症影响

不可否认,女性月经结束,出现褐色分泌物现象,也有病理性因素,比如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病症。

如果女性有褐色分泌物情况,同时伴随腹部不适感,医院,排查相关病因,对症下药。

——节育器

部分女性群体,在结束妊娠后,会选择植入节育器。由于后者属于异物,机体或多或少都存在排斥现象,致使宫腔出血,导致褐色分泌物出现。

——黄体功能不足

站在临床医学角度来说,很多女性群体对黄体知之甚少,它也属于生理系统一部分。

卵细胞破裂后,往往会出现结缔组织,医学上称之为黄体,它有着承前启后作用,能够维持月经前后内分泌稳定。

一旦黄体功能不足,月经结束后,内分泌“青黄不接”,继而出现褐色分泌物。

拓展阅读:月经不调主要原因有哪些?

——子宫肌瘤

它会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出血,继而引起经期出血量增多。

如果子宫肌瘤处于迅速增生阶段,它就会对卵巢、子宫内膜产生压迫,迫使宫腔出血量增加,引起月经周期异常。

——滥用避孕药物

当下社会,确实存在避孕药物乱用、滥用现象。

避孕药物虽然有一定即时作用,但长期服用,必然会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雌性激素合成转化速率下降,出现月经迟滞情况。

——子宫内膜炎

通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炎患者“大姨妈”会准时造访,但存在明显异常:经期持续时间长、出血量增加、腹部剧烈疼痛,必须早做妇科检查。

——子宫腺肌症

妇科医生明确指出,不管是子宫内膜异位,还是子宫腺肌症,都会引起月经不调症状,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经血量增加、经期延长、缺铁性贫血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eimoyan.com/zgnmss/10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