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相关子宫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妇科 内分泌与生育力促进专业委员会 共识编写专家组组长 段学宁(医院) 白文佩(首都医科大医院) 共同执笔人 杨慕坤(首都医科大医院) 顾蓓(首都医科大医院) 共同参与编写专家(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 范志民(医院) 黄向华(医院) 李艳萍(首都医科大医院) 刘淼(医院) 莫雪莉(医院) 阮祥燕(首都医科医院) 王建东(医院普通外科医学部) 王临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殊(医院) 谢梅青(中医院) 杨敏(首都医科大医院) 杨欣(医院) 余之刚(医院) 周应芳(医院) 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需接受内分泌治疗,时间为5~10年。其中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乳腺癌患者,尤其是绝经前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他莫昔芬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药物的代表,在乳腺组织中表现为拮抗作用,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发育,而对子宫内膜的作用是弱雌激素样效应。长期使用标准剂量的他莫昔芬可能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浸润性癌及子宫肉瘤等疾病相关。为了防控在内分泌治疗期间发生的妇科疾病,尤其是使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药物的乳腺癌患者,应该有妇科医师共同参与内分泌治疗期间的随访,加强监测与风险管控。首先,接受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在用药前需充分知情同意,告知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甚至子宫内膜浸润性癌和子宫肉瘤的发生风险。其次,在随访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高风险因素、妇科相关临床表现进行分层监管。最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患者推荐行宫腔镜检查以及诊断性刮宫术。综上,对于使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药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筛查妇科疾病与管控相关并发症,应做到尽早识别高风险人群,定期监测妇科临床症状,适时干预。 通信作者:段学宁(xuening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eimoyan.com/zgnmss/9987.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院7月24日周六北京名院
- 下一篇文章: 一问医答B超检查子宫内膜ABC是